屏東縣內埔鄉東片新庄、開庄300年,各姓祖先有曾、邱、黃、李、陳、詹、張、徐、吳、李林、邱、劉、汪等等,先後移居入庄,集居並四方開墾。早期入庄開墾良田農作時,因耕地水源族群等衝突,閩、客、原住民時有械鬥,盜搶財物,祖先唯有集居團結防盜,才能平安度日。日治時期(1895-1945年間),村內治安依賴壯丁團配合日警維護安寧,而這群隊員均生性純樸,懷有愛村、愛家情操而團結合作,傳承了本村團結合作精神。
1950年代全國推行民生建設,當時內埔鄉長李喜祥推薦本村參加民生建設示範村競賽,由吳桂連村長召集各鄰長,學校老師徐芳魁先生、李祈祥先生共同籌畫,帶領本村投入民生建設過程,針對環境生態保護方面,從社區環境打掃、清除蒼蠅等著手改造,後來也包括四健會等組織加入,因此1958年獲評為屏東縣民生建設示範村。獲獎後,政府提撥款新台幣28萬元建設公井,由李喜祥鄉長策畫及村長吳桂連召集住民仕紳研議,其中徐德郎、徐勤郎兄弟願意無償提供約150平方公尺(約45坪)農地,也就是位在第四鄰、第五鄰中間之現址,作為井地提供村民飲用水使用,至今村民仍相當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。
不過當年開鑿公井並非簡單之事,挖井深至18丈(54公尺)時,雖有湧泉湧入但水質卻不符檢驗規格;前後又花費好幾年的時間鋪設地下水路管線,直到1962年才正式啟用自來水。1980年代後,老井已啟用20餘年日益老舊,為了考量衛生疑慮,因此在原公井旁邊以機器鑿井31丈(93公尺)才取得檢驗核可飲用水質使用至今,此後成立自來水管理站,按錶收費維護(一度五塊),迄今共有250戶村民持續飲用。
在清領時期陸續有來自廣東梅縣一帶的先民遷入,而當地因為隘寮溪的水患在昌基堤防興建後有所改善,加上沖刷的土壤較肥沃收成較好,初期以種植稻米、甘蔗農業為村子主要產業。
民國五十年代開始有來自中北部的城鄉移民,有感於東片周邊居住環境良好而陸續在此定居,由於1986年屏東科技大學(前身為屏東農業專科學校,簡稱屏東農專)自市區遷校到內埔老埤,本村正好緊鄰新校區,面對龐大的租屋需求經濟,社區開始出現大量的學生宿舍之興建,主要是由屋主(或地主)自行經營,因此除了原在地人口外,東片社區平時也有不少的莘莘學子在此求學生活。
村民大部分以務農居多,早期農作物以水稻為主,隨著農業需求的轉變,目前檳榔乃是本社區最大宗的經濟作物,在檳榔全盛時期,曾為當地帶來繁榮。但隨著衛生觀念、時代轉換,檳榔產業逐漸沒落,為了因應時代趨勢,近年來開始有農戶改種植其他高經濟價值作物,目前社區有發展諾麗果、桑葚、火龍果、芭樂、鳳梨、香蕉、花材、可可、檸檬、荔枝、蓮霧、無花果、咖啡、無患子、印加果...等有機產業,周邊亦有幾間休閒農場營運中,讓本村產業日益多元化。
除此之外,社區也積極推動友善農法,並與鄰近學校合作共同推動食農教育,而2010年11月屏縣府也於本社區內設置微生物菌種資材培養推廣中心,協力指導農漁民透過微生物肥料與菌種的使用,比方說光合菌可增加土壤的益菌量,提高農作物的吸收力及品質,進而達到農藥及化學肥料減量,讓土地品質變的更好和生產環境更健康。
東片村的信仰中心是主祀媽祖的天聖宮,相傳約1820年代,有一大陸來的出家人背著三尊神像來到東片,就住在當時黃家的牛墟。有神像就有人拜,出家人因而定居下來,蓋了茅草屋。
日據台時代(約民國20幾年),村民信仰堅定,蒙徐文娣、徐文滿兄弟敬獻土地,供村民蓋老廟在徐家現在的十字路口,後來天聖宮於民國62年遷到現址。因此迎媽祖對是東片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日子,每三年舉辦一次,在外地工作的子弟均回來參與,以祈求媽祖的保佑。
以前天聖宮在點光明燈、媽祖誕辰等重要日子是請外面的禪師來廟裡誦經,後來自行成立誦經團。天聖宮的科儀相當正式,在每年元宵、伯公生、媽祖生、中元普渡、完太平福時,均以依循周公制禮作樂傳下的三獻禮,進行傳統儀典崇隆祭祀。
由於台北庄聚落的居民主要是從大甲一帶遷來,早期會固定搭乘三、四部遊覽車集體回大甲進香,但因路途遙遠,居民決定在老埤擇地建廟,目前老埤的慈聖宮是大甲鎮瀾宮分靈。
東片村有六處伯公在各聚落守護著,分別是本庄的開庄伯公、公井庄頭伯公、九龍墩伯公、大樹伯公,以及景興聚落的二處伯公。
東片村主要信仰中心天聖宮以及分佈在庄里各聚落的伯公,是村民平日最親近的守護者。
已故耆老黃進用先生回憶說道:『當時親自參與挖井,施工人員除曾添福外,另有外庄人3-4人。有天在挖井中段(未出水前),井中有顆千斤大石擋住難以繼續下挖,經眾人集思廣益,曾師傅以人工穿刺鋼絲繫石方式拉出,在眾人協力之下,順利拉出巨石而泉水瞬間湧入,後來便進入潛挖階段。』
在公井啟用初期,住遠端的村民如涼亭、村尾,常因水壓不足面臨無水可用的窘況,吳桂連村長得知後便奔走村內,呼籲村民互相輪流使用並節約用水,使得每戶村民都有機會飲用到東片村的優良水質。